「適異教學」是一種教學理念,由美國學者Tomlinson提出,旨在讓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最大的學習潛能,以達至最佳的學習成果(Santangelo & Tomlinson, 2012; Tomlinson, 2005)。適異教學主張,若老師按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及學習狀況,來調適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有助回應學生的需要和學習差異,令學習表現更為理想。
於計劃第一期,計劃團隊中的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聯同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 出版「適異教學—策略槪覽」(DI Inventory)(PDF 版本)。按照「適異教學」的理念,以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四個範疇,整理出30個「適異教學」策略,附以具體課堂教學示例及影片。
另外,第一期的「適異教學」項目團隊-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則支援超過32所中小學於課堂試用「適異教學」策略,協助學校更有效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並將實踐例子總結成全港優良「課堂教學示例資源庫」,展示予業界同工參考。
同時,計劃團隊走訪多所學校,與各校的前線教師、學生及QSIP團隊的學校發展主任交流實踐「適異教學」理念的經驗及成果,並輯錄成「適異教學專業分享系列」影片,讓學校領導人員、不同科目的教師及公眾人士進一步認識適異教學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