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示例目錄

小四中文科︰ 描寫文寫作 — 順德聯誼總會梁潔華小學

協作背景及目標

參與是次協作的是順德聯誼總會梁潔華小學四年級學生,學校按學生的數理及語文能力分班,其中一班是語文能力較強的。據老師觀察,學生整體文字表達能力有待提升,寫作時雖能在老師的指引下依某一架構勾勒內容大要,但往往未能細緻描寫,以致文章豐富度不足。而小四課程中不少涉及觀察、描寫的能力,這是過往小四學生較難掌握的項目。

因此,是次QSIP支援人員與教師進行協作時決定以讀文教學入手,先引導學生欣賞美文美句,再創設情境增加學生的體驗,希望能提升學生寫作描寫文的表現。同時,配合學校電子學習資源的發展,讓學生可以有更個性化的學習材料。

「適異教學」示例及策略運用

年級:小四

課題:描寫文寫作

運用策略:

  1. 多元的學習目標:根據學生能力及基礎擬設不同學習目標,提升學生的水平
  2. 情境式教學:以實際的社區情境作學習素材
  3. 多感官教學設計:採用多元化方式呈現教學內容(EduVenture® Composer電子學習應用程式)
  4. 多感官教學: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採用多感官教學來促進其學習,如運用影片、圖片,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5. 建構適切的學習鷹架:因應學生的能力和需要,建構適切的學習鷹架及提供適時的學習支援
  6. 多元化學習任務:照顧學生的興趣,設立多元任務
  7. 分層學習任務:根據學生的能力、需要和興趣,設計有深淺程度分別的學習任務或工作紙,如:能力稍遜學生以短語等較淺易的方式來形容

教學例子及解說

. 學習內容(content)

1. 多元的學習目標:根據學生能力及基礎擬設不同學習目標,提升學生的水平

我們根據學生的能力及前備知識,訂定寫作基線,要求所有學生達到基本目標,而能力較高的學生則在基本目標上額外加兩項目標,延展他們的能力:

2. 情境式教學及多感官教學設計:以實際的社區情境作學習素材,並採用多元化方式呈現教學內容(EduVenture® Composer電子學習應用程式)

引入日常生活情境甚至是到真實情境中學習,有助學生代入,提升學習信心及參與度。因此,老師帶學生到社區的公園,學生不必再依賴圖片、影像,而是在真實的大自然中運用不同感官進行學習。學生可以在一定範圍內自由探究,選擇個人喜歡的景物進行觀察。這種學習途徑提供了個人化的經歷,亦將學生的被動學習活動轉換為主動學習活動。

與此同時,我們運用EduVenture這一電子學習應用程式,多元化地呈現教學內容,迎合不同學生的需要。例如開首部分提供公園的描寫示例時,既有傳統的文字描述版本,又有呈現圖片配合聲音導航的形式,引導有需要學生如何去觀察描述。

乙. 教學過程(process)

3. 多感官教學: 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採用多感官教學來促進其學習,如運用影片、圖片,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向及興趣,學習風格亦因人而異,有的在閱讀時已能夠很自然地由文字想像到作者描繪的景象,有的則需要利用圖像、動畫等具像才能在腦海中呈現文字所描寫的景象。為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教師在教導如何細緻描寫景物時,特意播放了配合課文內容的影片,讓學生一邊聆聽課文朗讀,一邊觀賞實景;之後又以圖片(定鏡)展示,讓學生可以慢慢看清楚景物特色,再接合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景象,多管齊下,協助學生釐清各形容詞的概念,學生更清楚這些詞語可以如何運用,亦增加學習興趣。

4. 建構適切的學習鷹架:因應學生的能力和需要,建構適切的學習鷹架及提供適時的學習支援

在寫作前,教師借助工作紙引導學生先回憶遊覽歷程,然後在平面圖中畫出遊覽路線及標記經過的地方,之後再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的景點準備描寫,最後以適當的地點轉移詞連接不同的景點。這一思考架構,有利學生構思文章內容及脈絡。同時,又另設「錦囊妙計」提示卡供有需要的學生運用。

這一寫作思考架構亦與之前讀文教學〈盧園大宅〉的工作紙相似,以讀帶寫,有利學生模仿。

5. 多元化學習任務:照顧學生的興趣,設立多元任務

我們在運用EduVenture電子學習應用程式設計學習任務時,刻意加入不同的題型,包括圖文描述、文字/圖片選擇、短片描述、錄音、拍照等多種題型,學生可以不囿於文字的規限,用錄音及時說出自己所見所感;亦可以用照片展示自己如何選材,增加學生的參與度。

6. 分層學習任務:根據學生的能力、需要和興趣,設計有深淺程度分別的學習任務或工作紙

在學生正式寫作完整文章之前,老師先以較淺易的片段寫作讓學生嘗試,並提供參考詞語供有需要的學生運用,然後讓學生互評回饋。另外,在單元的開首部分,老師亦提供了三個熟悉的香港地標建築物,讓學生自由選擇一個自己喜歡/較有印象的建築物進行描寫。同時,由於能力稍遜的學生文字組織能力較弱,可以讓他們集中思考該建築物的特色,只用短語作形容。至於能力較高的學生,則要求他們以完整句子表達,並加入已學的修辭手法,而內容亦需要更豐富一些:除了描寫建築物的特色外,再嘗試寫出自己的感受。這樣可鼓勵能力較高的學生自我挑戰。

小結:

一.運用電子學習應用程式,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材料,有助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習動機;亦有助老師及時進行個別指導,照顧差異

EduVenture這一電子學習應用程式有助老師預先設定學習架構,讓學生在一定範圍內自由探究。這種學習途徑提供了個人化的經歷,學生有選擇的機會,有助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事實上,是次學習活動,教師最欣喜的是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學習成效亦因此提升: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都表現興奮投入,並留下深刻印象,過往較被動的學生因此增加了寫作的動力;而本身較敏感細膩的學生,則更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

另外,EduVenture這一電子學習應用程式有助老師騰出空間照顧差異:老師利用聲音導航,預先錄製引導學生如何作觀察的聲帶,學生可以按個人需要適時選擇聆聽;以選擇題為學生提供詞語提示;以語音輸入協助文字書寫表達有困難的學生;對於一些較被動的學生,教師又可以有空間進行個別指導,及時提供適切的支援,有效維持學生投入學習。

二.情境式學習有利鼓動學生運用不同感官投入學習,提高學習興趣;更提升學習成效

學生的學習模式是多樣的:有些人偏愛聽覺、有些人偏愛視覺,有些人需要通過觸覺刺激才能有效學習。是次學習活動我們創設真實學習情境(公園),為不同需要的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內容,有靜態的,有動態的;有需要遠觀的,有可以細察的;不止有視覺、聽覺的,還有嗅覺、觸覺的……學生可以在不同的體驗中學習知識、蒐集寫作素材。雖然該公園在社區內,但不少學生表示是第一次遊覽此地,他們發現原來在自己社區內有一個如此美麗的環境,特別感興趣。

這種真實而具個性的學習經歷,學生不必像以往寫作時只是憑空想像,相反他們從遊園過程中蒐集了大量個人化的資料,學生可以選擇印象深刻或感興趣的畫面,把這些不同感官的收穫合而成文就已經能組合成相當豐富的文章內容了,因此學生亦沒有了不知有何寫作素材的苦惱。

據老師表示,即使是語文能力基礎稍遜、過往對寫作較抗拒的學生,在參觀學習的當天,亦表現得非常雀躍,時而聚精會神地完成EduVenture的電子導覽,時而七嘴八舌地就周圍的環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是以往在課堂中很少會出現的情景。可以說,這次真實的情境學習,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得到了較充分的刺激,真實的遊蹤豐富了學生們不同的感官體驗。而寫作工作紙的分層設計,亦有效幫助學生逐步建立寫作框架。因此,大多數學生在是次寫作的表現上都較以往有進步,詞彙豐富了,文章結構完整,也能用上適當的修辭。

另外,我們根據學生能力及基礎擬設的不同學習目標,亦有效引導能力較高的學生在描寫的同時加入個人感受。據老師表示,能力較高的學生不僅能選取不同景點進行仔細描寫,更能運用不同修辭及加入個人情感,豐富文章内容。可見多元的學習目標能切合不同學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