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世德小學 常識科張仲偉老師 電子學習近年愈來愈普及,利用電子學習輔助授課,配合適異教學的理念,更可發揮意想不到的成效。保良局世德小學張仲偉老師致力在常識科推行相關措施,累積了不少成功經驗。張老師衷心感謝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中大QSIP專家的支持和協助,並表示計劃不但開闊了他的視野和眼界,亦改變了他對適異教學1的看法。Read more
天佑小學 英文科科主任廖雯雯老師 教師推行適異教學,未必能夠一步到位,而是需要不斷觀察學生的表現和反應,反覆作出修訂和調適。過程中一點一滴累積的經驗,也是推動教師個人專業發展和成長的動力。天佑小學廖雯雯老師毋懼困難,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努力學習和嘗試,逐步掌握在英文科推行適異教學1,與學生一同進步。 Read more
青松侯寶垣中學 通識科李文靖老師 通識科是高中四大核心科目之一,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成績將影響日後升學選科。這門學科內容既闊且廣,如何引導學生掌握當中的竅門和技巧已是挑戰,更遑論照顧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青松侯寶垣中學李文靖老師任教通識科超過十年,經驗豐富,透過參與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得到很多啟發,有效地在通識科推行適異教學1。Read more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數學科科主任關子雋老師 教師在照顧學生學習能力差異的過程中,容易過份注意及集中於能力稍遜的學生,而忽略了能力較強的學生的需要。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數學科科主任關子雋老師也曾遇上類似情況,透過學校參與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探索到自己的教學盲點,因而加以調適和作出修訂,並運用適異教學理念下的策略1 ,照顧不同能力及有不同需要的學生。Read more
鄧鏡波學校 中文科科主任蔡婉菁老師及中一級聯絡老師江勵姍老師 照顧學生學習差異單靠個別教師的力量並不足夠,同儕之間通力合作,才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鄧鏡波學校去年參加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在中文科有系統地推動適異教學。以科主任蔡婉菁老師和江勵姍老師為首的教師團隊推出一系列嶄新的教學策略,學生受惠之餘,教師也獲益良多。 Read more
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 數學科科主任何翠珊老師 學生之間存在學習能力差異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源於個人與生俱來的智慧,不同的家庭與文化背景也是關鍵所在。面對由此造成的差異,教師可作出怎樣的支援?深水埔街坊福利會小學何翠珊老師致力在教材和教學策略方面作出調適,以照顧不同能力學生的需要。去年,學校參與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何老師藉此更掌握適異教學的理念和技巧1,得到不少啟發,教學專業水平進一步提升。 Read more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潛能,但在香港為人詬病的「填鴨式」教學法下,許多學生的潛能無法展現出來。亞斯理衞理小學林德育校長認為,要改變現況,需從課堂入手,「相比學業成績,如何能讓這些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學習機會,將他們最好的一面都發揮出來,才是最重要的事。」透過參與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林德育校長期望能為多元教學找到一條新出路。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