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伙伴學校專區
  • 資源分享
  • DMP Corner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 主頁
  • 計劃介紹及活動
    • 有關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 計劃年期及學校參與模式(2021-2024)
    • 計劃(第二期)團隊
    • 計劃活動
      • 最新消息
      • 活動回顧
  • 計劃項目
    • 學生數據(Student Data)
    • 適異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 學習支援(Learning Support)
    • 研究
  • DM資源庫
    • 淺談多元管理 (DM)
    • 「多元管理」專業發展資源小冊子
    • 適異教學─策略概覽
    • DI Planner
    • 「適異教學」課堂教學示例
  • 故事及傳媒報導
  • 計劃短片
  • 聯絡我們
    • 訂閱計劃快訊
  • 成為學校夥伴
    • 申請成為計劃學校
    • 申請成為聯遞學校常見問題

基督教粉嶺神召會小學:擁抱學生多樣性

    Home 故事及傳媒報導 基督教粉嶺神召會小學:擁抱學生多樣性
    NextPrevious

    基督教粉嶺神召會小學:擁抱學生多樣性

    By JCDM | 故事及傳媒報導 | 0 comment | 9 February, 2022 | 0

    「彩虹的美麗,在於其顏色每一種都是獨一無二,但又能互相輝映。」基督教粉嶺神召會小學的李碧雯校長與學生拉着彩虹傘,數過三聲後,一起抖動彩虹傘。在「彩虹傘」這遊戲中,不論力氣如何,每個人都要付出自己力量,更要互相配合,傘上的小球才不會滾到地上去。這讓她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價值,就如教與學時,我們都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因此學校向來重視推動多元教與學,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正提供不少策略,讓他們能落實這理念。 

    推行多元化教學模式 

    基督教粉嶺神召會小學一直主張「以學生為本」的宗旨,重視在不同層面照顧學生學習的差異及特質。「照顧多元,是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過去他們也曾推行不同的教學政策,例如:將學生分成不同組別作分流教學,在大班授課中作分層教學,而老師也曾參與大學的工作坊,了解適異教學的策略,並在校內應用。這方面的工作最初由幾位老師去推動,並希望能夠普及到全個教學團隊。 

    因此教學團隊聽過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簡介會後,發現計劃中的教學理念及策略和過往學校採納的相近。為了進一步推動照顧學生學習的差異的工作,老師們就算工作繁重,也主動建議學校參與計劃。「我們摸索了多年,希望可以能更落實「照顧多元」的教學實踐,並摸到一個合適的定位。計劃內有一群專家來帶領並提供適切的校本方案,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校內文化的改變 

    參與計劃後,計劃團隊到校共同備課,亦介紹不同「適異教學」策略,讓他們聚焦照顧學習差異,調整課程。「有專家的支持,我們也確定過去走對了路。」而在專家到校觀課、演示、再修正後,教學方法有明顯進步,隨後李校長也推動校內老師多舉辦開放課堂,互相觀課和給予意見,增加專業的對話及交流,有助建立團隊共識和默契。 

     李校長認為,參與計劃後,適異教學的想法也成功推廣至全校,形成文化上的轉變。「我自己及老師團隊可再深化『多元』的概念。老師的教學、學校的政策,都有更好的調整。老師的思考角度都有一些調節和改變。」這些調節和轉變,在課堂實踐中尤其明顯,更能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想法。她解釋,過往設計課堂時,老師多只從「應該教些什麼以及如何教」去切入,如今則有所改變,聚焦「學生學什麼以及如何學」。有專家的引導下,老師能在教學設計和實踐方面做得更仔細,例如將一班學生分成三層,各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和策略。「老師在修訂備課表格和教案時,比從前考慮得更細緻,及有更明顯的分層策略。」 

    跨科合作提升教學效能 

    教學團隊受到計劃的啟發,遂將中文及常識科作跨科合作授課。在兩科老師共同備課過程中,大家不但商討教學細節,更透過協作激發了不少新的教學點子。例如老師透過情境式教學,讓學生代入兒童組織代表這個身份,發表對環保議題的看法。在跨科合作下,學生先要閱讀大量常識科提供的資料、新聞,從而擴闊視野和眼界,最後寫出一篇演講辭作為中文科功課,更會將演講辭拍成短片。有常識科的知識作為寫作基礎,中文科老師便可集中教授選材技巧及寫作手法,深化學生所學,學生也能把知識及技能貫穿不同的科目。李校長讚揚:「參與計劃後,我們很明顯看到學生更投入學習、更開心和樂意參與課堂活動。老師用了很多不同的教學策略幫助他們,學生也掌握更多不同的學習技巧,學得更有信心。」 

    總結 

    如今基督教粉嶺神召會小學成為第二期計劃的核心學校,李校長期望能善用「學生數據管理平台」(DM Platform),讓老師從數據了解學生的多樣性,調整教案以及教學政策以照顧學生需要,提升學與教的質素,在照顧學習差異上面做得更到位。」 

    就如彩虹傘有不同顏色,她期望每個不同能力的小朋友,都能展現自己的獨有面貌。「我們不是一家工廠,一式一樣去塑造,而是保留學生的獨特性,同時發揮其多樣潛能。」而教學團隊就是手執彩虹傘的那些人,合力輕揚起彩虹傘,引導如小球的學生繼續飛翔。

     

    李校長讚揚:「參與計劃後,我們很明顯看到學生更投入學習、更開心和樂意參與課堂活動。」

     

    老師共同備課過程中,大家不但商討教學細節,更透過協作激發了不少新的教學點子。

     

     

    No tags.

    Leave a Comment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NextPrevious

    熱門標籤

    AERA (4) Contingent scaffolding (5) Diversity Management (8) Junior secondary level (3) L&T Expo (3) Multi-sensory pedagogical designs (5) Profiling Diversity (4) Tiered learning goals (2) Tiered learning materials (3) Tiered learning tasks / worksheets (2) 促進全班參與 (3) 分層學習任務 (11) 分層學習材料 (5) 分層評估 (4) 初中 (6) 初小 (6) 善用不同的提問技巧 (5) 善用小組學習模式 (7) 在課前引起學習興趣及裝備前備知識 (10) 多元化學習任務 (3) 多元化學習成果展示方式 (4) 多元的學習目標 (13) 多感官教學 (11) 多感官教學設計 (9) 學與教博覽 (3) 實驗學校 (3) 展析多元 (12) 工作坊 (10) 建構適切的學習鷹架 (20) 情境式教學 (5) 拓展選擇 (15) 教師「適異教學」經驗分享 (8) 校本多元管理模式 (8) 研究 (3) 簡介會 (4) 美國教育研究協會 (3) 計劃快訊 (44) 計劃故事 (11) 訪問 (6) 識別差異 (7) 資訊科技輔助教學 (4) 適異教學 (14) 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 (2) 高中 (3) 高小 (6)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 主頁
    • 計劃介紹及活動
      • 有關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 計劃年期及學校參與模式(2021-2024)
      • 計劃(第二期)團隊
      • 計劃活動
        • 最新消息
        • 活動回顧
    • 計劃項目
      • 學生數據(Student Data)
      • 適異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 學習支援(Learning Support)
      • 研究
    • DM資源庫
      • 淺談多元管理 (DM)
      • 「多元管理」專業發展資源小冊子
      • 適異教學─策略概覽
      • DI Planner
      • 「適異教學」課堂教學示例
    • 故事及傳媒報導
    • 計劃短片
    • 聯絡我們
      • 訂閱計劃快訊
    • 成為學校夥伴
      • 申請成為計劃學校
      • 申請成為聯遞學校常見問題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