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第二期)「學習支援」項目召集人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及輔導學系的詹浩洋博士於十二月九日在「學與教博覽2022」 主講特殊教育支援老師(SENSTs)在校的工作及支援學生的方法。
「為特別需要的學生設計課程時,老師可從一些簡單的策略或細節上著手。」詹博士指出在融合管理方面,特殊教育支援老師可多留意課室的設備,以及各種電子學習工具的配合,需要時與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SENCO)討論一下各種設備的購置。而在教與學的層面上,老師可以多了解學生的特質及留意班上的學習差異,按學生的學習風格設計不同的學校任務,善用適異教學策略促進教學。
此外,詹博士亦指出有系統的學生資料檔案紀錄有助學校作出跟進與檢討計劃成效。除了常用的表格紀錄,學校亦可考慮運用「學生數據管理平台」(Data Management Platform)上的電子個別學習計劃 (e-IEP) 功能紀錄學生的學習能力、情緒管理能力、性格及興趣,從而安排合適合小組活動,例如一些有助強化工作管理、規則、動態表達技技能的活動等,並輔以圖像支援、支援錦囊不同支援工具,協助學生在不同面向上成長。
總括而言,詹博士認為特殊教育支援老師擔當十分重要的角色,與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家長、老師或學習支援助理 (Learning Support Assistant) 有着密切的合作關係。詹博士希望老師們可多認識照顧學習差異的策略,並多關注有不同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與家長積極溝通,一起發展有效的策略支援孩子學習。
計劃學校招募現已展開,團隊將延伸計劃第一期的發展,透過「學生數據」、「適異教學」與「學習支援」三個協作項目,協助學校更有效照顧學習多樣性。有興趣參與的學校請按此填寫參與計劃報名表。成功申請的學校會在7個工作天內收到通知。如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info@jcschooldiversity.hk 或致電5744 2022與我們聯絡。
特殊教育支援老師的角色十分重要,與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家長、老師或學習支援助理有着密切的關係。
「學習支援」項目召集人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及輔導學系的詹浩洋博士分享特殊教育支援老師(SENSTs)在校的工作及支援學生的方法。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