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數據管理平台」(DMP)的應用

「學生數據管理平台」(Data Management Platform) 協助老師整理學生數據,將數據圖像化,作多角度分析、比較,從而更有系統管理學生數據,了解學生需要。老師可參考以下方法善用DMP。

1.跨年比較

DMP能協助老師一直追蹤學生表現,關注學生學習的進程。每學年開始的時候,新班主任或科任老師可透過DMP查閱學生前一學年的學習情況,不但藉此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亦減省了跟同工開會交接學生資料的時間。此外,老師亦可比較學生參加學科補底班前後的成績,以檢視支援的成效,視乎情況再調適課程及教材。

 

2.學習能力概覽

DMP的學生表現 (Student Performance) Dashboard以雷達圖(Radar Chart)方式展示學生於學科的不同範疇的表現。香港紅卍字會大埔卍慈中學老師龔柏麟分享,以他任教的中文科為例,雷達圖展視了學生於聽、寫、讀、說等不同分卷的平均分,從而了解學生的強弱項。龔老師認為這提供了一個學生學習能力的概覽,有助他在舉行課堂活動中為學生分配小組角色。例如,對於口語表達能力較佳的學生,可安排他們在小組中擔任口頭報告的角色,鼓勵學生善用自己的學習長處。

 

3.操行和考勤資料

DMP其中班別表現(Class Performance)Dashboard展現班別的考勤情況分析,當中資料包括缺席率、缺席原因及全班的操行分佈,老師可從中了解到班別的紀律情況,亦可留意當中缺席較多的學生的學業成績,如個別學生需要特別支援,適時安排學校支援小組介入。

 

4.善用散點圖

老師亦可從散點圖查找出成績在符合入大學基本門檻邊緣的學生,例如:整體成績表現不錯,惟在某一主科表現較差的學生; 又或學生於某些科目成積中上,想更達到更高的水平。在圖中散點集中區域之外的離群點,即上述的特殊情況,老師可為他們提供適合的拔尖補底。

「學生數據管理平台」(DMP) 能協助學校將各類型校本數據整合出圖像化的分析,從不同角度分析學生個人成長及學與教的成果,讓校內科組有共同語言溝通,從而制定更有效的政策照顧學習多樣性,讓不同能力及需要的學生,都能按自己的步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