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良局世德小學 常識科張仲偉老師 電子學習近年愈來愈普及,利用電子學習輔助授課,配合適異教學的理念,更可發揮意想不到的成效。保良局世德小學張仲偉老師致力在常識科推行相關措施,累積了不少成功經驗。張老師衷心感謝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中大QSIP專家的支持和協助,並表示計劃不但開闊了他的視野和眼界,亦改變了他對適異教學1的看法。
天佑小學 英文科科主任廖雯雯老師 教師推行適異教學,未必能夠一步到位,而是需要不斷觀察學生的表現和反應,反覆作出修訂和調適。過程中一點一滴累積的經驗,也是推動教師個人專業發展和成長的動力。天佑小學廖雯雯老師毋懼困難,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努力學習和嘗試,逐步掌握在英文科推行適異教學1,與學生一同進步。
基督教粉嶺神召會小學 中文科周嘉慧老師 學生學習能力皆有不同,學習興趣與風格也不一樣,怎樣令不同能力的學生也能學得其所,是基督教粉嶺神召會小學周嘉慧老師關心的課題。周老師對教學充滿熱忱,積極嘗試不同的教學策略,讓不同能力的學生也能投入課堂,體驗學習的樂趣。
青松侯寶垣中學 通識科李文靖老師 通識科是高中四大核心科目之一,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成績將影響日後升學選科。這門學科內容既闊且廣,如何引導學生掌握當中的竅門和技巧已是挑戰,更遑論照顧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青松侯寶垣中學李文靖老師任教通識科超過十年,經驗豐富,透過參與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得到很多啟發,有效地在通識科推行適異教學1。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數學科科主任關子雋老師 教師在照顧學生學習能力差異的過程中,容易過份注意及集中於能力稍遜的學生,而忽略了能力較強的學生的需要。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數學科科主任關子雋老師也曾遇上類似情況,透過學校參與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探索到自己的教學盲點,因而加以調適和作出修訂,並運用適異教學理念下的策略1 ,照顧不同能力及有不同需要的學生。
本年度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拓展選擇」協作項目之課程領導跨校學習社群第二次聚會,已在2020年11月2及4日於網上順利舉行。有70多名來自不同中、小學的中層人員出席了跨校學習社群聚會,互相交流,得着豐富。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團隊已於2020年11月6日(星期五)於網上順利舉行化「煩」為「揀」︰電子個別學習計劃初探簡介會。近二百名參加者來自不同界別,如中、小、特殊學校,大學教育學院、國際學校、社福機構及教育局等,互相交流,得着豐富。
本年度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拓展選擇」協作項目之課程領導跨校學習社群第一次聚會,已在2020年10月27日於網上順利舉行。逾百名來自不同中、小學的中層人員出席了跨校學習社群聚會,互相交流,得着豐富。
賽馬會「校本多元」計劃 「拓展選擇」協作項目之課程領導跨校學習社群第三次聚會,已於2020年7月2及3日於網上順利舉行。 逾百名來自不同中、小學的老師出席了跨校學習社群聚會。是次聚會分為中、學四個核心科目、八個小組進行,讓參與此計劃範疇的老師互相分享及交流校本適異教學實踐經驗,各計劃成員學校均有所得著。
「展析多元」團隊成員以少於一年的時間,利用敏捷軟體開發模式(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approach)成功發展DM Platform,讓計劃學校管理人員及教師能以簡單易明的圖像分析校內不同類型的數據。